為什麼自閉症在女孩與女性身上經常未被診斷?

2025-09-05

雖然研究者已確立許多自閉症的行為特徵,但神經科學家 Gina Rippon 指出,這些標準幾乎完全根據男孩的表現建立。

自閉症長期以來被視為一種「男性神經型」(male neurotype)——但為什麼?是因為科學界只注意到男孩的症狀,而女孩並未受到正確評估?

 

根據 2020 年一項綜合研究,男孩被轉介做自閉症評估的機率是女孩的 10 倍。而 2023 年的研究顯示,多達 80% 的女性與女孩在獲得正確的自閉症診斷前,曾被誤診為社交焦慮、飲食障礙或邊緣型人格障礙。

這些偏誤正是新書《Off the Spectrum:為什麼自閉症科學忽略了女性與女孩》的核心議題。作者是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神經影像學榮譽教授 Gina Rippon。她在 2024 年的一項回顧研究中發現,檢視的 120 多篇自閉症腦部研究中,近 70% 僅研究男性樣本,且 4,000 名受試者中,女性比例不到 10%。她坦言,自己也深感震驚:「我們其實根本誤解了女性自閉症的本質。」

 

專訪 Gina Rippon:重新定義自閉症

CNN:是什麼啟發你研究女性與女孩的自閉症?

Rippon:直到最近,自閉症一直被視為「男性的問題」。因此,整個自閉症診斷產業都建立在辨識男孩行為特徵上。如果女孩出現相似的異常行為,根本不會有人想到「這可能是自閉症」。即使有被稱為「黃金標準」的診斷工具,也因為都是基於男孩設計的,所以會把女孩排除在外。身為神經科學家,我很難找到已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女性作為研究對象。大家潛意識裡都認定:「這是男生的問題,我們只研究男生就好。」

CNN:這種偏差是如何產生的?

Rippon:我常說,從一開始,這副診斷骰子就是偏的。我們沒有任何明確的「自閉症生物標記」,不像斷層掃描或抽血那樣可直接檢驗。診斷完全根據行為觀察——但這些行為,幾乎全是根據男孩的樣貌定義的。連世界頂尖的自閉症研究員 Kevin Pelphrey,他的太太也說,即便他們自己很懂這領域,卻還是無法讓女兒順利被診斷,因為醫生說:「她只是害羞,會長大長好。」

CNN:為什麼女孩那麼難被正確診斷?

Rippon:

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:有研究給老師看同樣的課堂案例,只改名字(Jack vs Chloe),老師更容易認為 Jack 是自閉症,需要支援,而不是 Chloe。

內化表現:女孩傾向將壓力向內吸收,表現為退縮、靜默、不互動。她們不會像男孩那樣撞牆、踢人,所以不容易引起注意。

社交偽裝與掩飾(masking):很多女孩在 4、5 歲時就開始觀察並模仿他人,試圖「變得不怪」。我稱她們為變色龍(chameleons)。

這些觀察其實早在 1980 年代,Lorna Wing 博士就提過:「女孩可能只是比較會掩飾自己的困難」,「社會對女孩的行為要求更高,所以她們更早學會壓抑情緒。」

CNN:如果女孩終於被診斷,對她們有什麼意義?

Rippon:幾乎所有女性受訪者都說,第一個感受是「如釋重負」——終於可以理解自己的人生為何如此艱難。對年長女性來說,還伴隨著後悔與感嘆:如果早點知道該有多好。

很多女孩其實非常渴望被接納與融入社交圈,但她們天生缺乏社交直覺,不知道怎麼做。這與「自閉者冷漠、不愛互動」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。

有女孩跟我說:「我們就像天生聽不見聲音的人,不知道『社交語言』存在。」她們不懂眼神接觸、不知道要停止講自己最愛的主題、也不知道怎麼自然地參與互動。對她們來說,診斷是一種釋放與肯定。

CNN:專家如何學會更早辨識女孩的自閉症?

Rippon:

感官敏感(Sensory Sensitivity):女孩常對衣服刺癢、強光、氣味等特別敏感。這直到最近才被納入 DSM-5-TR 診斷準則。

學校應提供合理調整:包含安靜考試空間、耳機、彈性安排等。

從小教導所有孩子「善待不同」:對那些努力「不讓人覺得自己怪」的女孩尤其重要。她們非常敏感別人覺得她們「怪怪的」。

 

相關連結 ► Why autism isn’t diagnosed in girls and women

 

►東橋身心診所FB
►東橋身心診所官網
►東橋身心診所官方Line